苍茫与辽阔 豪放与雄健
--闲话杨子健西域山水画
沃野
山水画重在表现特定的地域环境,特殊的人文感怀,这就很在意一个山水画家对于特定环境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需要画家以自身文化的构筑力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文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等,总之这种洞察力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原豫东人,杨子健却着力表现西域的山水,因为西域的山山水水是他创作中一个永恒的课题,他痴迷的选择了西域苍茫、辽阔的意象,为西域山水代言,着力在表现西域山水的豪放与雄健,欣赏他的画作无异于一场心灵的旅行,仿若遍访了名山大川的四时风景,有领略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实在是一场饕餮盛宴。他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全部转化成笔墨观照,创作出一幅幅极具生命力的高原风情的山水。
拜读杨子健的《归牧图》《情系那曲》《高原情》等山水画新作,笔者能看出,为着表达西域山水浑茫与苍凉,“平远”的构图是其最基本的结构方式,苍茫的群山与浩瀚的荒漠等意象多是横向展开,且多用弧形曲线进行交叠与错落,构成尽收眼底的宏大景观。全景似的构图,便于容纳辽阔空间中的天地、雪山、大漠与人物等多重意象组合,使作者有别于山水一角或半边精致的小山水情趣,扩大了空间感,平添了豪然之气。多年来,他把精力投入到关注西域生态环境变化、关注西域生命轨迹、关注西域生存状态的现状中,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与社会能够和谐共处的契机,最终将之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杨子健的山水画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全景式的构图。他的画笔很少涉及某一处具体之景,而是着力于那种恢弘大气的全景式构图。他以书入画,变具象为抽象,从写实到写意,用“平远”的山水图式将雄浑苍莽的叠嶂雪山、浩瀚荒寒的大漠戈壁横向展开,纵向叠加,野性健壮的牦牛、群马及人物等意象点缀其中,在构图上强调对形式美感的营造和平面铺排的同时,有意向纵深无限延伸,大大加强了画面的幽邃雄浑与无限深远苍茫的意境。水墨笔触形成的明暗变化,又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丰富性,衍生了空间感,构成了尽收眼底的宏大意象群,这种磅礴大气的恢宏与沉雄气势造成的视觉上的震撼,激荡着一种浩然慷慨之气,给人以气象浑成而又生力弥漫的独特美感。
在杨子健的山水画作中也融入了表现人物的场面,在苍茫的山水之间点缀的也有牦牛、奔马、骆驼、牧民......这些意象可以说凝聚着西域辽阔、大气恢宏的景象的景色,它们都是苍茫、矫健、悠远的象征,对她们的写意,凸显了杨子健的宁静的心灵家园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作为一个成熟的画家,不禁需要纯熟的画法,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杨子健的山水画作中随时可见苍茫辽阔的意象,随时可感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
当代著名评论家、天津美院教授王振德对杨子健的作品评价为“杨子健属于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类的画家”。从他对西域山水的写意中笔者认为他更是一个已趋于成熟的实力派画家。他不仅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娴熟的技法来阐释西域山水这个耳熟能详的课题,而且在独特的诠释中融入他自己对于这片高原土地及高原人民的深深的热爱之情。他的作品山水与人物结合的理念相得益彰,由此,他的画已不是简单的画作,而是一门心灵的艺术。可以说他对西域的酷爱已经渗透到他的生命里,与他的灵魂融为一体,使观者从中可以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健康融洽,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在山水语言方面,杨子健把传统山水的笔墨进行了吸纳、移植与改造,在依然是长线、短线之中,又融入了水墨的冲染,是茫茫雪山与干旱的荒塬艺术化为灵性的笔墨表达,既有意味又不失整体的浑然。从水墨画角度看,杨子健所画的《家在高原》、《高原归牧图》、《高原小憩》及《静静的高原》、《情系高原》等作品,都在生动表达上显示出一份“永恒情怀”的感动力。借笔墨处理给以展示,而且在笔墨之意味,形式之营造上,他把“荒荒悠云”“寥寥长风”的西域山水表现得构图严谨,统一整体,朴素至极,都在其间造化无极的形态中把自然的生命节奏与人的生命节奏相统一,形成对于西域山水主题,对于生命运动节奏的回声与无尽的恒久呼唤,观其画作,仿佛置身一个一尘不染的净化世界,那是一种超脱自然的思想境界,他用合于自然的心灵,以抒情的笔触,在作品中化实景而为虚境,将西域的风土人情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去感受自然宇宙的无穷奥妙,以及西域的万种风情,并使我们从中体味到中国古代伟大的先贤崇尚自然的文化心灵---他是以画面的具体意象为媒介,使我们面对他的作品,视觉心理不自觉地周流于他的画面给定的那个超越于现实的文化空间,他将自己的思想全部融入画中,西域的一山一水都是真情的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