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李文秀 稳握画笔尽兴舞 -蛇口消息报06/6/14记者韩筱妍
谈吐高雅,神态平和,是画家李文秀给予记者的初步印象。随着谈资的增多,这位画家的深厚修养越像一杯午后的清茶,水雾缭绕间透发着坚韧清亮的活力。
画是生命的一部分 李文秀曾说,画画是生命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生活所有的故事都和绘画有关,有有趣的,有辛酸的;有高昂的,有低迷的。他自幼习画,获奖无数,享誉内外。其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匀从实践所得。如迷人的紫腾,盘根错节的枝蔓,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再看那些大量的写生稿,才明白他何以画得那样生动得体,线条组织得如此美妙绝伦。凭自己的辛劳,把结晶成画面,以获得的感动再去感动别人,无疑是得天独厚。 他所创作的内容大都是花鸟,却也巧妙地融进了山水和书法的精髓。比如,把巨大的石头,运用自创得皴法做摆布,把美妙的汉字依创作时的心情当内容,有意无意,自然而然,精巧和得天衣无缝。无论牡丹\梅花\荷花,这些几乎被人画烂了的题材,一经他手便顿时熠熠生辉,鲜活风云起来。更有那些被人忽视,叫不上名字的无名花草,在李文秀笔下也成了作品的主体。熙熙攘攘铺满画面,宛如山花烂漫。
“我比”葡萄作知音
画的题材。在将近40年的美术创作中,他画了不计其数的葡萄。李文秀最喜欢画的题材是葡萄,因为那是他的老师苏葆桢先生常曾为此做诗一首:我对葡萄最有情,千墨万水写不停,世间多少酸甜事,尽在尺幅画图中。 在15岁那年,李文秀投身军旅顺,部队驻在西南师范学院。当时正值文革,路边刷着‘打倒黑画家苏葆桢’的大标语。李文秀暗中一打听,了解到以画葡萄蜚声中国画坛的苏葆桢就住在院内。于是在一个星期天,他请了假,买了三斤苹果去探望苏葆桢,从小就痴迷与画画的李文秀决心向苏葆桢学画。当时苏葆桢身陷囹圄。听说有一小当兵的长他,大为惊讶:“这时候还有谁敢找这个‘牛鬼蛇神’?“李文秀向苏葆桢表明心迹,令苏葆桢大为感动,遂收下了这个“小学生”。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李文秀在绘画、书法、篆刻、古文、诗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画好葡萄,李文秀曾在吐鲁番“葡萄沟”多次写生,光写生稿就有十几斤重。葡萄沟的狼很多,有一次,他在写生的时候,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收起速写本时,一抬关,看见两只狼蹲在侧面十几米的地方看着他,吓得他一动也不敢动。后来一个司机正好提着枪跑过来叫他,才吓跑了那两只狼。
画作享誉大洋彼岸
2004年,李文秀在美国洛杉矶世界文化艺廊举办了个人画展。该画展在当地反响强烈,相当成功。展览的作品基本上都是8尺或12尺整张巨制,共有36张,把“世界文化艺廊”具有260米展线的大展厅里布置得琳琅满目。这些博大精深又充满魅力的中国花鸟画艺术品,令洛杉矶的美术爱好者和美国同行们惊叹水已。 李文秀觉得,洛杉矶的个人画展之所以受到许多华侨的喜爱,是因为他们身在异邦,格外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重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画展的创作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和荷花、牡丹、葡萄,皆是广大华侨故乡的草木村花,极大地激起了老一辈侨民的思乡情结。而李文秀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以及伤口的气势磅礴也让金发碧眼的美国人爱到震撼。当时参观画展的专业人士赞叹其创作手法新奇独特,无论是梅干积雪、葡萄之霜、石之苔藓、叶之青斑,都与众不同,各施绝技。
笃定前行人生路
李文秀已是知天命之年,心境很是平和。他觉得,人生的智慧有知识的作用,也有生命历程的意义,当然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它的优势,更有它的局限。李文秀运用自己的智慧强化阶段的优势,也运用智慧面对阶段的局限。他并非刻意超越,而是笃定前行。 除了画画,他亦喜欢书法。他的字饶有风骨,精于结构,但舒舒展展;李文秀还喜演奏乐器,对弦乐、管乐尤为擅长,据闻,李文秀曾率友人夜里海边赏月,他信步前行,手里拿着纳西民族乐器葫芦丝,嘴里吹响《月光下的凤尾竹》。明月当空,涛声滚滚,乐声悠扬,细沙被踩在脚下,众人皆呼有置身俗世之外的欣欣感受。如此高远境界,大概需要丰厚的阅历以及脱俗的心态才能修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