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葫芦与瓢的启示 时间:2013-1-14 12:31:37 点击次数:6776 |
作者:李庆林
前两年跟杨延文老师学画时,一堂理论课后,老师安排我们到山上对着大山找感觉。他说:“你们光在画室里临摹古人不行,那样你们玩的再高也是玩人家剩下的玩意儿,吃人家嚼过的馍,只有投身生活中,才有可能找到新鲜的东西。”当我们走近大山,面对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时,情满于山,感慨万千,只是“感觉”飘忽不定,不知如何去找。有的说到山上就是画速写的,有的说老师让咱们找感觉,咱们是不是能在这发现一个什么符号……这时我说了一句土得掉渣的民间谚语“咱们就比着葫芦画瓢吧。”这句话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什么是“葫芦”,什么是“瓢”,“葫芦”就是生活,就是大自然,那么“瓢”就是我们创作的作品了。
细想想我们的前辈大师,没有一个不是比着“葫芦”画“瓢”的。北派山水画开山祖师、五代大画家荆浩,隐居太行洪谷山十余年,自号洪谷子,创造了北派山水。他在《笔法记》中写到“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徊迹入大岩扉,苔经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鲜,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知其真”,可见他对生活观察之细,了解之深。他的画完全得之于写生,只松树就画了几万棵,方知其真,可见知真之难。再看荆浩的《匡庐图》,虽名为江南庐山,然地貌特征还真有些象此地,石质坚硬,气势雄伟,危峰重叠,壁立千仞。正如米芾说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这是他长期隐居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对北方山势认真观察、体会的结果。
“赵昌——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远阑槛谛玩,手中调彩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
“易元吉——尝游荆湖间,入万守山百余里,以觇猿穴獐鹿之属,逮渚林石景物,一一心传足记,得天性野逸之姿。间以乱石丛花,疏凿折苇,其间多蓄诸水禽,每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写生的重要。不但山水画家要行万里路,要饱游沃看从事写生,就是花鸟画家和动物画家也概莫能外。
绘画以大自然为师,乃天经地义。但自然只是自然,不是艺术,只会忠实的写生,亦步亦趋的模仿自然,得到的只不过是自然的翻版。你所取得的成绩还不如照相机,一拍而就。那只能叫比着葫芦画葫芦。如何把“葫芦”变成“瓢”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情。在这里自然造化只是一种媒介,画家通过这一媒介挥毫泼墨,抒发自己内心强力的情感,赋予它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使其既感动自己,又感动他人。这才是艺术家真正的目的,达到这种目的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这才是艺术家心中那个“瓢”。我想贾又福先生自号大瓢的原因,也可能就在这里吧。
近来一些画家急功近利,思想浮躁。从老祖先那里找了两个符号就大量复制、套用。搞起了山头搬家,心灵的创造变成了纯笔墨的游戏,这样得来的只是些浮浅的东西。如果只在故纸堆里讨生活,只会离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从而也就缺少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就不能创造出感人的大作。
中国画大师石涛早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一艺术真言。我希望我们的画家朋友以造化为师,深入大自然,寻找自己最得意也是最动人的“葫芦”,画出自己最理想、最感人的“瓢”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