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功何许人也? 初看时,高不过八尺的汉子,却自有一股英雄气冲云;常夹一根香烟的手指间,挥洒的硬是凌霄之豪。细谈之下,此人非常,原来是书画自有过人处,书画之外见功夫。别的不说,只是画中题款均为自作自书便已使众多青年画家仰视;再观其长篇小说《风雪大雪原》,想他还是担得起作家二字;说戏曲,随口唱来,字正腔园有板眼;写歌词,独到之处难以言夸。这一奇人如何成才?且听我从头说来——
自幼儿启蒙条件 得天独厚
李学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练习书法。其父李墨庄是欧阳中石先生的同事,擅长书法与古诗词。小学时他描红,用毛笔抄唐诗三百首,后临张黑妇女魏碑、怀素残帖,又从羲之《兰亭集序》入手,渐习黄山谷、米芾、王绎书法,后将王书的“拙”“妙”融于己。 这些是未曾谋面的老师,他面对面授业的老师,也都非同小可。读中学时,班主任崔老师是中国作作家协会下放来的,因此,他能亲耳听叶圣陶讲《多收了三五斗》,听臧克家诵讲《有的人》,听袁鹰讲《井岗翠竹》……在文学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的李学功,初二时便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挑起大山的人》。 1976年,他师从李苦禅、李准二位先生学习国画和文学。学画如何,他没有细谈,但师恩难忘。 他敬师如父,老师的家事,不论大小,都在心间。就在这次采访的间隙,他忽然一拍后脑门儿,自言自语道:“该去搬花了。”
青年时意气出拳 难平心愤
李墨庄先生曾这样教子:“学好古汉语,古诗词,写好汉字,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造就了李学功深厚的诗词功底,也造就了一颗爱国如命的壮士心。 1990年,学功随中国文化部书画代表团出访日本。席间有一在中国长大的日本遗孤出言不逊,学功认为有辱国格,当即反驳,并让其道歉后竟至武力。回国后,得到消息,那遗孤在东京公开道歉。这件事长了民族的志气,也给学功带来了实惠——被评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学功对有损民族之事丝毫不让,可是对于自己受损之事却往往不争。在他的《李学功艺术世界》中,曾提到过三次受愚弄的经历,气虽气却无报复之心。用学功自己的话讲:“他毁我,他自会遭报应,他若不遭报应那就是该毁我。”正如他在一首词中提到:“有人爱,有人恨,都是缘分。” 学功忙,忙画画,忙写字,忙作词,忙电视,忙公益。忙得他无暇顾及这些尔虞我乍,由他去吧。说他忙是真的忙,可有人问他业余做什么时,他却说:“我一切时间都是业余的。”
到如今泼墨意气心笔如
艺术家分两种:一种人是以艺术为生;一种人是为艺术而生。学功应为后者吧。 看学功作画泼墨时右手不离笔,左手不离烟,写完了突然就暴出几句愤世嫉俗的话来。不知为何,就想到了鲁迅先生。或是学功性格中有些成份与先生过像吧。 手提狼毫的李学功,英气直逼面庞,挥洒间,墨浓墨淡徜徉纸间。看学功挥毫的洒脱劲儿,很难想像当初他练字之苦,问吧,他还不说,只能从他的诗词句中能品出一些不易:“二十年前习画难,常把三更作晴天。零钱买得半张纸,再裁一半染朱颜。”看吧,当时有多难,时常画到深夜还以为是白天呢,手中的钱只有零的,零到什么程度,只能买半张纸,半张纸还舍不得都用了,裁下一半来再作画。 读学功题在画上的诗可以多少了解一些他的画外功夫。“泥壶试新茶,愿把春留下。燕子双飞去,庭前一地花。”这个泥壶不是旁的,是紫砂质地,做这把壶的也正是这个学功先生。据说他每年都要到宜兴过过紫砂隐。 有人说,看学功,人家过得才是自己的生活。是啊,“再见时候,捧香茶十里洗尘。”何等豪情何等雅!
换梅园散去千金 坐待明朝
学功画花鸟,亦画山水,偶尔也画人物。总体来说走的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文人最爱,学功的梅画得好。提到梅花,学功说:“感谢非典。那时节哪儿也不能去,鱼塘的鱼都钓完了。有一开店的朋友独自看店,便到那里去,借一小厅画画。”三个月的时间,李学功除了与友人吃酒便是作画。画纸由6张丈二匹的宣纸拼接而成,画纸太大没法贴在墙上,便赤脚站在画纸上创作。10米长卷《醉入梅林三十里》完成时,一块20厘米高的家传清代砚台生生磨去半块。 2004年10月,李学功慷慨捐赠30万元,打算为河北省易县贫困山区兴建一所希望小学。那幅拜非典所赐的《醉入梅林三十里》也被一位香港友人以360万元人民币预购。李学功打算用这360万元在易县捐养200亩梅林。梅林的前面就是李学功捐助的希望小学,到今年“六一”希望小学建成时,梅林也该是一片生机勃勃。 几百万只用来换取一片梅林,看来对于钱,李学功的概念有些青莲味道:千金散去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