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张凌超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作品欣赏 拍卖 相册 荣誉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读张凌超山水新作--生命赞歌胡杨魂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中国画
     未定义分类
     山水
     花鸟
     写意
     扇面
     其他
书法
     草书
 相册
未定义分类
出版画集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胸中逸气,笔下豪情——张凌超的中国画艺术
时间:2012-10-15 12:37:57 点击次数:5861

辛  民

      解读张凌超的中国画艺术,能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审美感受。作品集所收入的山水画作品特别是胡杨系列精品力作,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反复深入品读,笔者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坎坷的生命之旅,更加透彻的感悟,能从其画作中感受沧桑的洗礼,他是用艺术珍存胡杨精神而感动、为大漠的血脉和凸骨而临风高歌。仿佛感悟生命的解说是心无所住,不着相,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张凌超笔下的胡杨系列作品是以佛心的慈悲与生命的一次恳谈,那么我的理解就是:画性即是人性,心画即是佛心。
大漠沧海里的胡杨,以其剥皮去肉的雄悍,问鼎苍穹,昭示历史,情感何其悲壮,生命何其鲜活。按照佛经所说,人皆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大漠胡杨是神树圣树英雄树,铮铮铁骨示众生。佛传经典以相说相,张凌超的画作以树达情,能给更多的人以性灵和生命的启示,即不枉大漠沧海中胡杨的枯落不朽,是生命为悲歌、壮歌、赞歌。张凌超的画作是有灵魂的。我们从他的胡杨系列之春夏秋冬等作品看,既豪情万丈,激情勃发而又不失浪漫的憧憬,画家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疏密浓淡”的墨色气象中,赋予了胡杨画作以北派山水清旷雄峻的高古神韵。
      读张凌超笔下的胡杨,你会感受到这并非荒凉孤寂的大漠禁地,而会惊诧于胡杨的残缺美、原始美、悲壮美、灵魂美。春天的新绿,夏天的青翠,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银装素裹。虽没有杨柳的婀娜多姿;没有花红翠倚,一样可以懂得爱的深婉曲意;没有雄伟壮阔,一样可以有超越生命之永恒。在胡杨那年轮累筑的残存和空旷中,有断裂的疼痛和近乎宗教般的隐忍,它们能听到上帝留给苍生的不灭的钟声。
      此外,从画集所收入的山水《峡江晨曲》、《华夏山河颂》、《朝辉》等作品中,我们又能从其传统山水画作中体味到,正是因为画家坦荡宽广的襟怀,方促成了其既有传统山水文脉和笔情墨趣,又能抒发自我、写出胸中丘壑,其用笔笔到位,笔笔圆厚,清新典雅,能形成一种大开大合的律动感来构成画面的恢宏气势,并渐趋形成了笔意纵横、变化多端,独具神韵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
      中国山水画,无论在艺术实践上,还是绘画理论上都臻于完美的高度,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充满着东方哲学精神的艺术体系,中国山水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自然万象为背景,充满思辨的力量和意会的魅力,是建立在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基础上的一个包括了大千万象特征和人类文明灵魂的丰富世界。自古至今,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中都贯穿着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精神。通观中国无数的经典之作,无不从整体上统揽天上、地下、人间于一体,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片。在含弘光大的气象中含有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气息,同时也还包含着人类文化中某种有益的成份,它是各种文化和融化的异质的同构,从而显示东方文化的包容性,显示出中国艺术的内在生命力。
      张凌超的山水画完全具有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特点。他能将对自然的体悟生成为一种审美意象,然后转化为一种独特的形式,传达出宇宙的骚动和运转的自然之力所能及,创造出宁静深邃的天地意象。我认为这些作品创造出了一种更加开阔的审美境界,表现出了一种增大的自然诗表,而这一切只有以东方艺术精神和中国宇宙哲学的基础,才有可能创造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张凌超不仅仅成功地寻找到了了一种新的视觉样式,而且还在于这种形式和样式还是富有中国艺术的意象特点。
      张凌超的山水画并非只有传统和基于传统图式上的创新,他近年来把重点放在了对西部神树胡杨的创新研究中,开创了大漠胡杨这一全新的前无古人的中国山水画领域(胡杨系列画作此类体裁的中国画作品,是近些年来才被文学艺术界(美术、摄影、文学作品等等)刚刚开垦的处女地,因此作品题裁新、立意新、内容新,给我们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感受。
      张凌超的山水画取法宋元,功力扎实,自成风格,颇得古人之意。作品带有明显的传统山水画痕迹。画中山石的勾勒皴擦,笔笔谨严,皆中范式。他在多年来对山水画的探索中勤于思考,着力汲取前人的笔墨技法和山水精神,渐趋完成了在对传统师承基础上的现代审美图式的转换,他面对大千物象是“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如唐人张璪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让心灵的幽深曲折与自然遥相呼应。因为感动而放逐灵魂,把对自然的体悟与自身经验认识、理念追求,交融一体,创造出富有人文情怀和人生感悟的审美图式。
      笔墨的清逸典雅、外像的静态与内蕴的柔动相契合,在浓厚的自然意趣与墨彩浸漶的相参中,展示出当代画家的传统文化情结,可以说是张凌超山水画的基本特征。
      读到张凌超的山水画,首先给读者的感受是一种静态美。《孙子兵法》有言:“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其实,这也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表述了中国文化追求中“静”的品格之重要。张凌超的山水画,在外在视觉形式上,呈现出一种严谨的“静态”。静山、静水、静静的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张凌超的画作排斥静与动的结合,反而却在完成画幅对静的气氛诉求后,强调在静中暗蕴着轻柔的动。我们可以说,张凌超的山水构图中,无论是重峦叠嶂、高山流水,还是村寨拱桥、坡石杂树,他总是突出在静态背后的“造势”,以增强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魏晋时期的王微在《叙画》中有言:“横边纵化,故动生焉”,绘画生动的感觉是由画面形象左顾右盼、纵横斜正决定的,并由此发出来的是整个画面凛然的风致和韵味。张凌超对此尤为重视,所以他的画面看似简单,然始终充满着一种秩序美和宾主呼应的艺术效果和平稳、宁静、深远的艺术氛围。这一特点,同时也和元代倪云林 “一河两岸”式典型图式相契合。在倪瓒的画里,前景往往是坡石茅亭、萧瑟枯树,中景留白以示河道,远景一抹远山,画面显得平淡天真,空阔恬静,呈现一种淡泊的文人境界。在平横构图所营造的静感中,从而显示出一种开阔、宁静和暗含的轻柔的律动。此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张凌超还充分发挥了“虚、空”的美学特质。虚而灵,空而妙,将“知白守黑”、“以虚显实”发挥到了极致,使得画中物象,“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笔墨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至高无上的审美形式语言。张凌超深明这一道理,他通过对自己最为钟情的山水的表现和追求,去不断锤炼自己的笔墨技巧,尽力去施展笔墨的功能,挖掘笔墨的表现力,掌握笔墨使用的主动权;笔墨之中见精神,笔墨之中见境界。所以他的山水画墨中有笔,笔中墨活,淡墨见骨,渴笔含润,水墨的渗、化、冲、破等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作品松淡有韵,充满意趣,充满内在哲理的隐喻。笔墨本来是物质的,但通过画家思维的掌握,就会变成精神性的产品,可以洗涤闹市带来的喧嚣和世俗生活的混浊,进入一个清静恬淡的世界。或许,张凌超的山水画在表面的传统山水符号下,能展示出浓重的情感气息,正是由此而来。
      当我们研究中国绘画史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所谓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文人画”,其实是儒、道、释思想的完美糅合。这就形成了在中国画的审美和创作领域中,文人画往往注重“意气”,注重“其理”和“神观”,强调“雅致”和“清逸”,而不拘于客观对象的形态与状态。在这一点上,当欣赏张凌超的画作时,我们不难发现,他都在致力追求一种“意气”,把着眼点放在一种清逸的意趣上。他摒弃了自然山水的形象,用心中之形替代自然之形,用心中之色替代自然之色,去寻求一种似不经意的心物合一的神趣和逸趣;这完全是一种不受物象之形或技法模式约束的心中山水。在画家的画笔之下,何形、何态、何色都无所谓,只要能充分调动个人的文化素质及发挥笔墨的表现力,高度敏感地把握住心中山水的微妙感和随机效果,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所以,当我们解读张凌超的山水画时,我们会透过典雅中庸的图示形式,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明显的精神特质,那就是“闲和平静”,就是“萧散简远”,就是“简练清逸”。这种风格特征和老庄美学中的“平淡”、“朴素”相契合,或者说是源自老庄的美学思想。张凌超的山水画,就是以这一审美法则为指导,都统一在“闲和平静”和“简易清逸”的审美意趣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张凌超的山水画来说,自然客观物质对象或是可以忽视和淡化的问题,关键是“淡”、“素”等审美意趣的抒写,这其中“淡”是一种最为朴素的风格,代表了一种天然无饰的美,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真实。可以说,张凌超的山水画强调自然、宁静的美,实现了他对平淡、朴素的美的追求。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哲人们共同的审美理想。理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张凌超山水画的精神所在。
      面对山水自然的感悟时时撞击着画家的心灵。从张凌超近期的新作中可看出,牵动画家情思的,是画家赖以生存的艺术土壤,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并张扬着生命的激情。品读张凌超的作品,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当代山水画大家,一代宗师李可染先生和他的雄浑博大的山水精神。
      李可染先生提出了“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口号。这是对当代山水画家的新期盼,这就要求作品要具有博大深沉的内蕴、丰厚的人文学养和冲破传统既定程式的胆略及不拘一格、一任自然的创造精神,从而创作出大彻、大悟、大壮、大真、大实、大拙、大朴、大美的统一和谐的山水意境和气势。张凌超秉承李可染先生的艺术精神,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之源。多年来,坚持走进自然,对景写生,师法自然,用自己独有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用自己独到的手段去惨淡经营,表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不是套用前人的模式和符合化的元素,而是以自己在生活的沃土中撷取灵感和激情。正是在这种执著的坚守和艺术实践中,他创作出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并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胡杨系列作品:“春之韵”、“夏之歌”、“秋之赋”、“冬之魂”、“天人合一天地合谐”来为大漠英雄树――胡杨树碑立传,为保护人类赖依生存的大自然仰天长啸。
      “画因人重,艺由道崇”,人品之重要,对于艺术家而言极为重要。自古就有要学艺先学做人的说法。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要以正气,以道德仁义来涵人的秉性素质,养得浩然之气,方能落墨不俗,下笔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张凌超多年来一直践行的治学理念,他深知人品格调全从学问中来,他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中西画理画论,博览群书,广收众采,融汇中西,另一方面坚持走进自然,寻找创作灵感,搜尽奇峰,胸存千壑。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渐趋使他的山水作品抵达单纯质朴,骨格劲健,气息清朗,文质相映的审美高度。张凌超在多年对山水画的探索过程中,不仅勤于笔耕,而且善于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观察、思考生活,感悟艺术,这为他取得更大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艺术之旅坎坷崎岖,又魅力无限,张凌超虔诚地对待艺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有他不懈的努力,他的山水画创作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这是我们对他的祝愿,也是期待。
      仍然傲骨嶙峋,铁骨铮铮显示出不屈的风采、展示出倔强的性格,以永不熄灭的精神和身驱守卫着“絲绸之路”的文明,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用自己的生命抵挡风沙的侵袭,直到耗尽自己的每一滴汁液时,不断的激起他无穷的创作欲望,使命感和责任感迫使他要用画笔把胡杨作为历史、作为文化、作为精神表现出来,抒写胡杨的原始之美、沧桑之美、自然之美、悲壮之美,顽強之美以追求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艺术境界。以激发人们对胡杨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珍惜。
      这些胡杨画卷把本来就宏大的阵势表现得愈加宏大,把本来就很苍古的形态表现得愈加苍古。整幅画作造型多变、想象奇特、端庄凝重、雄浑博大、气势恢宏,使人震撼、发人深思、引人共鸣……。
展现在您面前的只是凌超先生从几十年创作的作品中选出的一部分,供同道和广大读者欣赏和品评……,如果能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这就是对张凌超先生几十年来付出的艰辛努力的最好回报。

友情链接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家张瑜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画家吴友善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顾家深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相册 | 荣誉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399293
zhanglingchao.caanet.com.cn | 著名画家张凌超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