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为胡杨精神立传 为环境保护呐喊 时间:2012-10-15 12:37:57 点击次数:5648 |
读张凌超山水新作——胡杨魂
广袤无垠的大漠,原始、荒凉、神秘、苍古、悲壮,旷远。走进大西北,千姿百态的胡杨树使张凌超先生惊呆了——天哪!这哪里是胡杨林,分明是远古时代战争的遗址,是曾经与大自然抗争的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英雄疆场。有的胡杨已经枯朽了树心,可是它仍然支撑起蓬蓬勃勃的一片金黄;有的胡杨已从底部失去了树身,可是弱小的枝干上仍然金黄不减;还有的主干已经全部枯死,树顶上竟然有三五片金黄的树叶如旗帜般在秋风中飘扬。在极度饥渴中挣扎的胡杨,为了抵御风沙、干旱、严寒、酷暑、盐碱的侵害,将身躯膨胀为掩体,将肌肉绷紧、扭曲,使每一块肌腱都丝丝入扣,让整个身体变得磐石般坚硬,只要一息尚存,就会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不懈地抗争,这些正是“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以顽强的生命为茫茫戈壁创造了一块块神圣的绿洲。胡杨与大自然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生命的辉煌和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张凌超先生与胡杨结下了不解之缘,自2003年至今,他用了近六年时间,先后五次深入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内蒙、甘肃等多处胡杨生长分布地区观察、研究、体验、感悟,每次都要化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每次都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在感悟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胡杨不屈不挠的倔强精神感动了画家,画家眷恋大自然的情愫让胡杨深深地感染。于是,一中难言的冲动在二者的心灵里不约而同作出了无言的沟通并激烈地碰撞。他们似乎都在作出一个无言的承诺:为了同一种信念 ——“美丽自然”,不惜献出自己的全部。
站立着的胡杨是英雄的,而倒下的胡杨则是悲壮的,一如经历过浴血奋战的古战场,那白花花的树身像是胡杨的尸骨,有的枝柯纵横、杆断杈裂;有的残根暴突、腹部空空,仅剩躯壳。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造化的最原始、最古朴的艺术杰作,是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无法创造、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九月,在中原,燥若刚退。而这里,已经是深秋。有的已经枯朽了树心的胡杨,只于是,翌年,他又启程专门拜访他心中的胡杨。这一次,他感受到的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胡杨那摄人魂魄的英雄气质,和塔里木河水乡的胡杨那醉人的壮美。水乡的胡杨稠密而粗壮,不少古老的胡杨树直径达1米以上,洼地水塘中,蓝天白云下,胡杨的倒影如梦如幻,进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秋天是胡杨最辉煌的季节,此时,胡杨曾经的碧绿已被大漠风沙砥励成金黄色、金桔色或金棕色,胡杨与蔚蓝的天空竞相辉映,奏响了生命之魂的赞歌。那壮美远远胜于任何地方的红枫叶。凌超先生又一次激动了,激动得围绕住一棵棵极具个性的胡杨转了一圈又一圈,激动得把胡杨超乎想象的姿态拍了一张又一张,……他没有见过这么顽强的树木,他没有见过这样千姿百态的树,他从内心发誓:一定要画胡杨,一定要画出胡杨的神和韵。
凭借凌超先生的功底,他成功的绘画胡杨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可是,他并不草率从事。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形似,而是追求复杂的神似。鉴于此,他把所有能使用的武器都使用上了——照相机、摄像机和写生本。在他拍回的照片中,一棵胡杨能在不同角度拍上几张十几张,一棵胡杨能在他的摄像机里停留两三分钟,一棵胡杨能在他的写生本里出现十几页……他在盯着胡杨,胡杨也在盯着他,两颗心就这样紧紧连在了一起,在一起跳动,跳动……仿佛胡杨想的什么凌超先生知道,凌超先生想的什么胡杨也知道,他们要为一种追求共同去拼搏。
胡杨的大气成就了凌超先生的大气,凌超先生的大气也完美了胡杨的大气。从构思那一天起,凌超先生就没有打算只画一两幅搁笔,也没有打算像画仕女像画江南的垂柳一样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地表现胡杨。他要画出胡杨的规模,画出胡杨的震撼力,画出胡杨的魂灵。在他心里,我就是胡杨,胡杨就是我,二者合一了。
每次从胡杨的故乡回到中原,便很少能见到凌超先生出门,他在埋头整理自己的思绪。凌超先生现在爱胡杨已经胜过爱别的其他任何东西了,他把创作的激情几乎都倾注到了胡杨上,胡杨,升腾了凌超先生心中景仰的一种精神。
从凌超先生画斋里走出来的一百余幅各式各样的胡杨,幅幅都是震撼人心的画作。这群走入艺术殿堂的胡杨隆重地奏出了五个乐章。春之韵、夏之歌、秋之赋、冬之魂、天人合一天地和谐。
在“春之韵”里,“千里戈壁春梦回大漠”、“雪山滋春林”、“新枝”、“争春”……苍古的树干上萌出点点翠绿,让人看到了希望在点燃。仔细看这幅《生命赞歌》吧!看画,仿佛置身于苍古的胡杨林里。一株不知树龄几何、不知树围几许的老爷胡杨,自己的身干了,枝裂了,心也空了,还在给众多的胡杨讲述存在的价值,讲述生命的可贵,讲述抵御灾害的经验,就连林中的野羚羊也来为它们祝贺,为它们吟唱生命的赞歌呢!
“魂系大漠”、“大漠长城”、“戈壁之魂”、“历尽沧桑”、“浓夏”……朝霞染红的山,飞翔在山与林之间白色的鸟和浓绿的胡杨共同组成一幅壮美的“夏之歌”。《戈壁之魂》是幅长卷,画卷的左下部是一片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老胡杨,笔墨老辣,它们或立、或站、或躺、或卧,不管姿态如何,皆能透出来两个字:倔强!画面的中部,则是一大片茁壮的青壮年胡杨林,笔触强悍,它们皆挺拔、茂盛,树冠的绿叶证明了这一点。右上角是用虚笔幻化出来的影影绰绰的青少年胡杨林,虽然小,它们棵棵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依旧在风沙中和父辈、祖辈们一起并肩战斗,茫茫戈壁有了它们,才增添了无尽的活力,才有了壮士的魂魄。
“秋韵”、“铜墙铁壁”、“雪霁”、“金色旋律”……金色中隐透着殷红,苍老的躯干似臂挽臂的壮士拥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手臂,似流水嬉闹着激起无数神奇的浪花,分不清是谁的浪花。它们在纵情吟诵着同一支曲子:“秋之赋”。读读《金色永固》和《戈壁金秋》吧!则呈一纸金黄。金黄的叶,骄傲的站在肩贴肩、臂挽臂的枝干上,连成了一片金黄的海洋,把个戈壁也映得金黄,把个塔里木河也映得金黄,那是胡杨自豪的阵势,那是胡杨胜利的阵势,那更是凌超先生对胡杨的一种赞美和褒赏、一种寄托和希望的阵势。
“沧桑岁月”、“天山雪融图”、“银装”、“寻梦”……组成了苍凉美的“冬之魂”。“苍穹茫茫”里那株胡杨中的项羽,似在振臂仰天长啸:我站在猎猎风中,问苍天,到底谁是英雄?读读《胡杨颂》吧!一棵粗壮的胡杨,苍老的树干分为两杈,仿佛巨人的两只手臂伸向太空,枝稍上的绿叶正郁郁苍苍,它的身后是跟随自己的浩浩荡荡的胡杨队伍,正雄赳赳向沙漠进军。长卷“胡杨魂”千百株胡杨列成的长阵,展示的是:我们就是站着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英雄树。
“天人合一、天地和谐”是画家最高的追求,“百代同春”、“揽月”、“洗礼”、“塞外丰碑”……是他追求的诠释。六米长卷《胡杨百姿图》是一幅黑白图,图中恰倒好处的将百余棵形态各异的胡杨“栽植”其上,有如剽悍的勇士,有如舞动的少女,有如匍匐在地的龙蛇,有如振臂高呼的旗手,它们似歌似舞、如泣如诉,委婉中透着刚烈,凄惨中带着和谐。它们是胡杨生命中一个真实的缩影,是胡杨进程中一种完美的定格。它们就这样以各自不同的状态走过生命的每一个季节。
凌超先生的山水画,近些年来随着他的各种技法的不断运用,皴、擦、点、染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笔法上既遵循传统画的精神,又不失章法。在师古、传承达到一定程度、经验积累得相当厚实的时候,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实践,又大胆探索山水画新的表现技法。他利用中国画使用的黑墨、颜料、毛笔、宣纸的特性,借鉴邻近绘画艺术门类,利用水、胶、矾多种中介材料作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发现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巧妙的结合、冲撞、相溶、渗洇、聚散、流动、消失的种种神奇变化,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恰倒好处的运用多种笔法、墨法,创作出新的晕染、点染、冲染、擦染等绘画艺术语言,使山水画更加有情、有韵、有趣、有神,达到了妙悟通神、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些胡杨画卷把本来就宏大的阵势表现得愈加宏大,把本来就很苍古的形态表现得愈加苍古,不仅让凌超先生在情感世界得到了一次升华,也让凌超先生在绘画艺术上得到了一次升华。大自然就是天,画家就是人,大自然和人的思想结合得如此完美,大自然说不出来的话让画家给说出来了,人所要说的也籍大自然的个性化神态表现出来了。读了凌超先生的画,谁能不说妙极了,天人合一了?!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是凌超先生始终追求的目标。画家要用全部生命去拥抱大自然,然后才能在绘画中重铸心中的大自然。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画家要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特有的精神气质,用心灵的感受抓住自然界的神奇变化和富有诗意才能喚起人们同感的艺术美,同时又要隨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表现技法、新的绘画语言与观赏者交流。数十年来张凌超先生几乎走遍了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他遵循的原则。因此,当他每次深入大西北的荒漠里,伫立在苍古的胡杨林里面对一棵棵胡杨时,当看到胡杨们的生命走向终极,仍然傲骨嶙峋,铁骨铮铮显示出不屈的风采、展示出倔强的性格,以永不熄灭的精神和身驱守卫着“絲绸之路”的文明,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用自己的生命抵挡风沙的侵袭,直到耗尽自己的每一滴汁液时,凌超先生的灵魂仿佛在受到净化和洗礼,创作欲望和激情,使命感和责任感迫使他要用画笔把胡杨作为历史、作为文化、作为精神表现出来,抒写胡杨的原始之美、沧桑之美、自然之美、悲壮之美,顽強之美以追求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艺术境界。以激发人们对胡杨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珍惜。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绘画语言来和广大观赏者进行心灵的构通,仁者见仁,智者見智。展现在您面前的只是凌超先生从六年来创作的一百余幅胡杨系列作品中选出的一部分,供同道和广大读者欣赏和评说……,如果能从中感悟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这就是对张凌超先生几年来付出的艰辛创作的最好回报。
马明文撰稿1980年12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