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龙瑞 |
|
|
|
|
展览详细信息 |
|
|
|
|
叠山 理水 画境——2010恭王府中国山水画名家名作邀请展 |
|
开幕时间:2010-4-28 10:00:00 |
展览时间:2010-4-28 至 2010-6-8 |
展览地点: 北京 西城区 前海西街17号恭王府嘉乐堂及东西配殿 |
主办单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
展览备注: 学术支持: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
北京画院
策划:
孙旭光
艺术总监:
魏广君 |
|
|
恭王府是受皇家苑囿及江南园林的影响,集建筑、山水、花木而成的,具有仪典隆重、朴实刚健、典雅清静之美的综合艺术品。它是一部凝聚着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史诗般的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人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天然之趣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概括能力和典型化再现,对与山水、自然间和谐的关心, 以及深度的解读“天人合一”的理论。而中国山水画则是慰藉我们灵魂生活,实现“天人合一”理想追求完成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恭王府山嵌楼阁,水抱亭榭式的园林形式,是“可望”、“可游” 又“可居”的艺术空间,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为我们举办“叠山 • 理水 • 画境——2010恭王府中国山水画名家名作邀请展”的理想地。两厢映照,能使我们焕发出努力发掘园林文化和王府文化的精粹,以新的感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使人们对当代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及趣味发生新咀嚼,对我们今天和谐的社会予以新关怀,这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忆往昔,中国山水画在南北朝时期,已逐渐形成为独立的画种,经唐、五代至宋的发展,促生了中国文人性绘画的发生,经宋、元、明时期在理论与创作上的丰富和完善。以士大夫文人审美要求为准则的中国“文人画”成为中国化的主流,为其标志的画科是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将文学的诸般作为运用于空间造型上,去追求时间性、流动性,并将之固定在山水画面上,其在文人画上的表现,尤其充分。中国古典园林在置园选景上则充分吸取山水画的创作手法,通过叠石、理水、莳花等手法,努力营造出主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浓缩天地于方寸之间,居闹市而如山林,既是主人躲避繁扰现实的清幽之所,又是涌动不已的心绪的安宁之地。徜徉在园林之中,欣赏着花红柳绿,听着莺歌燕舞,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体现主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味。游于斯而忘乎所以,正如游于山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山水情怀与园林意境融为一体化而为一了。
追昔以尚今,时光虽飞逝,然我们提倡的仍是中国文化的元典精神,作为这种精神表现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山水画于当代是缘古而生今的,其在传统山水诸家样式的基础上,以不舍质实的“写意”精神去表现它的特质,它是融合中国古典哲学、东方思维、西方艺术的直觉经验和科学态度的新产物,并在画品的人格化、画艺的多元化、画家的社会化进程上,将山水画发展成既融汇诗画抒发情怀,又为祖国山川立传的高度完善,代表了中国民族绘画的最大特性,呈现在画史上的创作水平和规模是高级和空前的繁荣。
诗云“寄身城市间,托兴烟霞外。闲园卧绿天,小隐怡情最。乔木转深沉,浓荫环翠盖。下有无事人,放逸清凉界。观生坐禅悦,抚松吟寒籁。幽趣少人知,赏心还自会。”我们循着恭王府的花径,沿着廊桥,见“方塘北岸,海棠数本,春深花发,灿如霞绮。每于风和月朗,沆瀣澄虚,味古人‘月照花林皆如霰’之句,得非传神之笔耶?”是为“花月玲珑”。诗赞“东风吹百花,海棠最娇艳。新妆照水开,蘸影描浓淡。姮娥妬女夷,相与争光焰。波溶壁彩流,露濯胭脂酽。不须高举烛,自有清辉鉴。空色斗玲珑,光景平分占。”一幅诗情画意,灿烂的海棠,和煦的春风,朗朗明月,在平静的水面上倒映出一幅绚丽的图画。循此情意,我们可从“叠山 • 理水 • 画境——2010恭王府中国山水画名家名作邀请展”的作品中,体味出画家们内在的心理世界、外在的感知、画面的意向效果,同恭王府园林通神、望气、游观之功用间的诸种关联,体味出他们各自作用于造型追求、风格特征、意趣取得的不同表现,都凝结在山水画与园林建筑之间呢喃的话语之中,表现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对新时代审美思想和时代精神的阐发。
草长莺飞之际,恭王府邀请了21位活跃在当今画坛的名家巨手和著名的青年山水画家,举办“叠山 • 理水 • 画境——2010恭王府中国山水画名家名作邀请展”。他们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之下,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样式不为所动,始终沉静地从传统的艺术土壤之中汲取营养,创造出各自独特的风格,让人们更深地认识到了中国绘画传统的魅力和执着的文化自信,在或被称为艺术之“无法时代”的今天,显得更为可贵和令人尊重。 |
|
|
|
|
|